德国海外商会联盟•大中华区 的Logo

商业信心调查报告

  • Download

商业信心调查报告于2007年首次出版,也已成为德国在华商业情绪最具代表性的样本之一。作为商会最重要的出版物,也是我们宣传工作的主要工具和来源。

BCS

本地化 3.0:德国企业加深在中国的本地化战略,以在充满挑战的市场中保持竞争力

中国德国商会于2024年12月4日发布的2024/25年度商业信心调查报告剖析了在华德企所面临的复杂挑战及机遇。报告强调经济下行,激烈竞争以及地方保护主义措施是在华德企的主要关注点。“今年对于大多数德国企业来说是艰难的一年,因此他们下调了其业务前景的预期。”中国德国商会华东及华中地区董事会主席柯曼(Clas Neumann)表示。

 

调查显示,60%的德国企业认为中国经济相比去年有所恶化,仅三分之一的受访企业预计未来一年其行业状况会有所改善。然而,92%的德国企业计划继续在华开展业务。柯曼补充道:“通过深化本地化战略,德国企业正在应对当前的市场挑战并降低风险,同时调整自身定位,以在当前的机遇立于不败。”

核心发现

行业前景处于历史低点

本年仅有15%的受访企业预计其行业状况会改善,而55%则预计会恶化。 放眼2025年,仅三分之一的受访企业预测其行业将积极发展,还有29%的企业预计将持续下滑——皆为历史新低。然而,92%的德国企业计划继续在华开展运营,这一数字与往年结果一致。只有0.4%的企业有明确的计划离开中国。

企业迎接充满挑战的市场环境

56%的受访企业认为中国市场需求疲软是其面临的最大商业挑战,其次是价格压力,占52%。此外,60%受访企业报告称,2024年经济状况较去年有所恶化。预计未来,33%的受访企业认为2025年经济形势将进一步恶化。

市场动态触发本地化3.0进程

为应对竞争和价格压力,德国企业更倾向于采取“在中国,为中国”的运营模式,并应用类似于中国企业的经营理念。40%的受访企业表示现在更独立于总部运营,这比去年增加了12个百分点。

竞争持续推动在华投资

51%的德国企业计划在未来两年内增加投资。其中,87%认为保持竞争力是其主要动机,比去年增加了8个百分点。

德国企业的创新优势在减弱

55%的德国企业预计,中国竞争对手将在五年内成为其行业的创新领导者,而在这其中,8%的受访企业表示这一情况已经发生。去年,仅有5%的受访企业视中国企业为其行业的创新领导者,而46%的受访企业预计在五年内将出现这种情况。

地方保护主义成为监管的首要挑战

在华运营的德国企业面临的主要监管挑战中,“购买国货”已经跃居首位。29%的受访企业将其视为关键问题——比去年增加了8个百分点。此外,26%的德国企业表示,本土企业享受的优惠待遇是他们面临的另一重大挑战。

中国企业的全球国际化带来商业机会

在中国商业机会的排名中,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是唯一与去年相比机会有所增长的类别,并在各项商业机会中位居榜首。

根据本年度商业信心调查的主要发现,我们希望进一步阐述“本地化3.0”这一概念及其对在华运营的德国企业的重要性。

本地化3.0是中国德国商会提出的术语,用于描述一种重要的战略转变,即本地化现在不仅受到监管要求的影响,同时也受本地市场动态的驱动。由于日益增加的竞争和价格压力,德国企业进一步加深了本地化战略。例如,企业越来越倾向于在开展业务时采用本地化思维,并在更大程度上独立于总部。此外,企业还倾向于通过本地化来瞄准全球市场,实际上采用一种“在中国,为中国;在中国,为世界”的方法。同时,德国企业继续实施本地化战略,以缓解地缘政治风险。

“本地化1.0”侧重于克服市场准入限制,例如通过与中国合作伙伴建立合资企业来满足特定的要求。2021年,我们首次提出了 “本地化2.0” 的概念,用以描述中国借助特定法规和激励政策推动自力更生和自主创新,所带来的德国企业本地化发展。

 

关于商业信心调查报告 2024|25

在2024年9月3日到10月8日之间,共有546家中国德国商会的会员企业参与了这项调查,使其成为代表在华德企商业情绪的最具代表性的样本之一。商业信心调查于2007年首次推出,是中国德国商会最重要的出版物,也是我们宣传工作的主要工具和来源。

各就位,预备......比赛开始:竞争力成为在华德企面临的关键问题

2024 年 1 月 24 日,北京 / 广州 / 上海:今天,中国德国商会发布了2023/24 年度商业信心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在华德企面临一系列挑战,包括来自本地企业不断增长的竞争力,不平等的 市场准入,经济下行压力以及地缘政治风险。中国德国商会华南及西南地区董事会主席乌夫表示:“去年是对在华德企的真正检验。”尽管有 83%的受访企业认为中国经济面临下行趋势,但仍有 91%计划继续在中国开展业务。78%预计其所处行业将持续增长,54%计划增加投资,在计划增加投资的企业中,有 79%认为投资是在中国保持竞争力的必要条件。“当前的监管环境削弱 了德国企业的竞争力,而这些德国企业决心取得成功并利用中国的创新潜力。”乌夫说。

 

在强大的中国竞争对手崛起之际,中国德国商会呼吁政策制定者,通过实施促进公平竞争同时增 强投资者信心的措施,为外国企业创造真正公平的竞争环境。乌夫补充说:“中国大多数的行业 没有理由惧怕竞争。真正公平的竞争环境将提高所有产业的生产力以及创新能力。”

核心发现

低迷市场蕴藏生机

尽管 83%的受访企业认为中国目前的经济表现呈下降趋势,但 64% 将其视为暂时的经济放缓,并预计未来 1-3 年内将会反弹。42%的德国企业预计 2024 年 行业发展将呈现积极态势,而对于 2023 年的实际发展而言,仅有 21%受访企业持该观 点。此外,78%的受访企业预计未来五年将保持稳定增长。

尽管整体吸引力下降,行业竞争却刺激加大投资

虽然有 54%的受访企业认为与其他市 场相比,中国市场的投资吸引力正在下降,但同样数量的企业计划在未来两年内增加对中 国的投资。79%的企业表示,继续投资是保持在中国具有竞争力的必要条件。此外,37% 的受访企业认为,与其他市场相比,中国作为一个创新市场,其吸引力会逐渐上升。46% 的企业计划与当地企业合作以保持竞争力。

德企受到来自中国创新者的挑战

5%的受访企业目前认为中国企业已经是他们所在行业 的创新领袖,但 46%的企业预计他们将在未来 5 年内成为行业引领者。在汽车行业,11%的受访企业认为中国竞争对手已经是创新领袖,而 58%的受访企业预计中国竞争对 手将在未来 5 年内成为创新领袖。

监管方面的挑战阻碍德企竞争力

32%的受访企业认为法律不确定性是首要监管挑战。此 外,22%的企业称其与当地竞争对手相比受到不公平待遇。特别是在公共采购方面,超过 一半(53%)的参与公共采购的受访企业遇到了诸如缺乏透明度以及支持本国产业的政策 等障碍。

企业正在加强风险管理

44%的企业已经采取措施应对其在中国业务运营中可能存在的风 险。其中,83%的企业归因于地缘政治紧张局势,45%的企业则将中国的经济发展视为关 键因素。应对措施包括建立独立于中国的供应链(45%),在中国境外设立额外的业务 (40%),同时也包括增加在中国的研发(34%)。

关于 2023/24 年商业信心调查报告

在 2023 年 9 月 5 日至 10 月 6 日期间,中国德国商会的 566 家会员企业对本次调查做出了回 应,这使该调查成为德国在华商业情绪最具代表性的样本之一。商业信心调查于 2007 年首次推 出,是商会最重要的出版物,也是我们宣传工作的主要工具和来源。

联系我们

搜索其他内容?

在我們的資訊中心,您可以找到最新的新聞、下載、影片、播客

前往信息中心